第144期:《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报》

以产业学院建设推动产教深度融合的思考


来源:发展规划处 李媛媛   期次:第144期      查看:1750   

编者按:产业学院是高职院校为顺应当前高校综合改革趋势而进行的有效探索,是推动产教深度融合、促进工学结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实现院校发展向产业及其行业乃至社会辐射的重要举措。本期刊发的文章,从对产业学院的本体理解入手,分析其典型的实践运作模式,并从理论研究与实践操作层面提出了思考或展望。

 

以产业学院建设推动产教深度融合的思考

一、产业学院的缘起、定位及特征

产业学院的名称借鉴了国外的产业大学,产业大学最早由19世纪美国的纳特在1851年提出,纳特的产业大学是指政府举办的高等教育机构,教育对象面向农业、商业等需要教育资助的产业阶级,开设包括职业科目的教学课程。纳特的产业大学计划并未实现,但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996年英国政府提出了产业大学计划,但英国的产业大学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大学,而是一种开发和推行开放和远距离学习的组织,也是学习者和学习产品之间的一种中介机构。1997年,韩国修订《高等教育法》,把开放大学、实业系大学统一改称为产业大学,韩国的产业大学提供学士学位课程。强调不脱离岗位,接受继续教育,没有固定校园的开放大学。日本的产业大学与韩国类似,实质是一种开放性的教育园区,提供从基础教育、高等教育到培训与继续教育的各种教育,是最具开放性的正规大学。

与国外不同,国内没有产业大学的称谓。在本科教育领域有特色型大学、亲产业大学两种提法,有国内的研究学者认为特色型大学就是中国的产业大学,它是指以行业为依托,围绕行业需求,针对行业特点,为特定行业培养高素质专门人才的大学或学院,特色型大学是与市场、产业、行业和岗位群密切联系的大学。

产业学院在国内最早是由广东中山职业技术学院创建并提出,该校依托镇区产业链的人才需求,在镇产业园区创建了四个专业镇产业学院。由此开始,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自发地对产业学院进行探索实践。由于产业学院发展时间短,又是高职院校自发实施,可供研究的样本较少,因此从理论层面鲜有对产业学院的明确定义,更多的是实践操作层面的描述。

经过梳理,笔者认为以下这个定义最为全面,产业学院是为直接服务于产业和社会发展需要,高职院校与行业、企业、地方政府等用人单位或组织融合资金、专业、平台、基地、人才、管理等多种合作资源及要素,以行业专门人才培养、企业员工培训、科技研发等为共同目标指向,而构建的全程融入行业、企业元素的二级学院或以二级学院机制运作的办学机构。

从这个定义中,可以看出产业学院定“位”在高职,定“性”在产业,定“向”在区域经济,定“点”在二级学院。

第一,从提法上,产业学院有明确的产业服务面向,能够体现高职院校和产业、行业、企业紧密对接的程度,强调专业与服务产业的特定对象相匹配。第二,从办学主体上,产业学院不是学校单一运作的二级学院,而是有着多元化的办学主体,政府、学校、行业、企业、科研机构、社会组织等共同参与的学校理事会、董事会或职业教育集团,由校、政、行、企合作共同体参与治理的二级学院。第三,从办学投入上,产业学院是多元的办学投入,采用混合所有制办学,将原来以市级财政单一投入为主的投资方式变为政府、行业、企业、学校多方共同投资。第四,从高职院校所属的区域上,产业学院位于区域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尤其是产业集群效应比较突出的区域,产业-产业链-产业群的产业结构特征比较明显,这就为高职院校“专业-专业群”与“产业-产业链-产业群”的深度合作提供了可行性。第五,从定位上,产业学院定位在高职院校。一类是行业类高职院校,行业高职院校是我国特定时代、特定需求的产物,此类学校大多是由原行业部委主管的或大型企业举办的中等专业学校升格而成,由于依托行业背景,该类高职院校具有校企合作的天然优势;另外一类是国家示范高职、骨干高职、优质高职院校,此类学校是高职教育领域的领头羊,有着较好的校企合作基础,从办学理念、学校资金、政府扶持、企业资源库等各个方面,具备产业学院成立的条件。第六,从社会功能上,产业学院是个办学的综合体,一是具备人才培养功能,为特定的产业-产业链-产业群培养高技能专门人才;二是员工培训功能,即能够为特定产业开展多层次的职工继续教育和在职培训;三是科技开发功能,即能够为特定产业发展中的技术问题开展科技咨询、转化和研发;第七,从产教互动上,专业建设必须契合产业要求,课程内容必须对接职业标准,教学过程必须贴近生产过程,人才规格必须达到企业标准。产教互动还体现在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包括校企共同开发专业、共建课程体系、共建教学团队、共研企业项目、共商教学内容、共建实训基地、共定考核标准、共同管理、资源共享、合作育人。

二、产业学院的实践探索及运作模式

 我国高职院校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产教融合发展出了多种校企合作模式,取得了一定成效。如校企专业共建、实训基地共建、实习基地共建、校中厂、厂中校、教学工厂、订单式培养、委托培养、工学交替、生产性教学等多种模式。从利益相关者角度分析,企业在参与以上各类校企合作模式中,由于满足不了自身的利益诉求,无法进行利益分享,甚至还存在利益损耗,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并不高,这也是一直以来产教深度融合的最大障碍。校企合作缺乏长效机制,呈现出合作短期、状态零散、浮于表面的特点,这是目前绝大部分的高职院校的现状。少数的高职院校对产业学院进行了探索和尝试,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证明了产业学院正是实现产教深度融合的载体及有效途径。根据院校自身特点、合作的对象的不同,笔者将产业学院的运作模式分为三类,并梳理出了几个典型案例。

(一)“校企”合作模式

此类高职院校多处于经济发达省份,与区域内外各产业龙头大企业合作,建立产业学院。如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提出以专业群对接行业企业,或产业园区,或区域经济,构建形式多样的产学研联盟群,在联盟群运行与发展的基础上择优组建产业学院先后成立了“滕头园林学院”、“九龙物流学院”、“视觉东方学院”、“宁波旅游学院”等产业学院。

(二)“校行”合作模式

此类代表是行业类高职院校,由于依托行业背景,该类高职院校具有校企合作的天然优势。如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提出产业学院的定位是一种背靠大行业全面、持续和深度开展校企产学合作的办学模式,与横向分散性产学合作的地方性综合性高职学院不同,产业学院与龙头企业开展围绕行业发展为主题的全方位产学合作,充分依托浙江省物产集团公司强大的流通产业背景,共建了融生产、教学、培训、研用于一体的物流产业学院。

(三)“镇校企行”合作模式

此类高职院校与地方经济发展、产业布局密切相关,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很好迎合了当地区域经济和支柱产业的发展需要。如中山职业技术学院与当地镇政府合作兴办的四个产业学院。中山职院提出基于产教融合的“镇校企行”合作办学模式,创建专业镇产业学院。中山职业技术学院基于区域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需要,依托学校重点专业群和特色专业群,与专业镇(区)政府、企业、行业合作,以镇区产业链的人才需求为出发点有效整合政府的行政资源、行业的信息资源、企业的生产资源、校内的教学科研资源,在专业镇产业园区创建了沙溪服装学院、古镇灯饰学院、南区电梯学院和小榄工商学院。

三种运行模式中产教融合最为紧密的是中山职业技术学院“镇校企行”合作办学模式。一方面是具备当地政府的政策引导和资金扶持;另一方面是管理体制的创新,采用混合所有制,建立董(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和“镇校企行”多元投资体制,从根本上解决了企业参与办学的难点,保障了产教融合的长效性和持续性,促使产教融合由短期、零散状态向长期、稳定的方向发展。“校企”合作模式和“校行”合作模式是目前高职院校普遍采用的模式,通过协议签订,校行或者校企双方履行合约开展校企合作。但由于办学体制并未发生本质改变,企业参与办学缺乏利益驱动,校企合作易流于形式,产教融合紧密性和长效持久性值得商榷。

三、小结

综上所述,产业学院在职业教育领域发展时间短,还属于探索阶段,在理论层面上深化了职业院校和产业的关系,强调了产教深度融合,要求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社会培训、技术服务上满足产业发展的需要。在实践层面,尤其是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上还存在非常多的问题,如多元主体办学、多元办学投入、产业学院法律地位的确立等难点,都制约了产业学院的发展。此外,从研究的角度,目前对产业学院的研究大多从实践模式展开,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为职业院校构建产业学院提供了理论指引,但因过度关注表层问题,缺乏对宏观系统的深入剖析,其研究成果只针对特定地域甚至特定院校有借鉴和转化价值。

 

                                         (发展规划处 李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