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期:《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报》

加拿大社区学院的经验及其借鉴

着力提升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参与力


来源:国际交流学院、旅游与健康学院、濮佳妍   期次:第146期      查看:24   

经过多年的教育实践,校企合作已成为公认的高职教育行之有效的人才培育模式。许多高职院校都在积极探索校企合作的新形式、新方法,以期不断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然而,在现实中,由于企业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内生动力不足,与高职院校的合作比较消极。长期以来,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模式大多流于“握握手”、“签签协议”、“挂挂牌”的表面形式,尚都处于浅层次合作水平。因此,要突破校企合作的松散瓶颈,使合作水平走向深层次,就高职院校本身而言,就必须要提升参与校企合作的能力。一些发达国家校企合作模式发展较早,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其中加拿大社区学院的校企合作模式为世人所称道,对着力提升我国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参与力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一、校企合作的主要矛盾:学校参与力与校企合作的目标不相匹配

校企合作是建立在双方内在需要的基础上,双向主动参与的一种结合。企业需要高职院校的高质量人才、科研成果和信息等,然后通过自身的转换,向市场推出新产品和新服务以获得更多利润;而学校也需要从企业获得项目、资金、技术和场地等的支持,培养出更多符合市场需求的高技能型人才,两者相互依存,互利共赢。

校企合作这一目标的实现,主要受学校的参与力、企业的参与意愿、政府的支持力度等因素的影响,其中学校的参与力是吸引企业参与校企合作,实现校企合作目标的关键因素。一个学校的参与力主要取决于其科研能力、师资水平及学生质量等方面。学校的参与力越高,就越能满足企业的需求,企业的参与意愿也就会随之提升,从而校企合作便更易于顺利、深入、有效的展开。但是,在现实中,部分高职院校的参与力无法满足企业的需求,难以达到 校企合作的目标,致使企业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动力不足,严重阻碍了校企合作的顺利落实。例如,一些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与社会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需求结合不紧密,存在课程开发与职业岗位需求差距大、实训设施基本无法满足学生基本技能训练的需要等问题,导致培养出来的大多数学生职业能力低,无法满足企业的生产需要。学生职业能力低,使得这些学生进入企业实习后,不但不会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反而可能增加企业的管理成本。在这种情况下,作为盈利性的经济组织,企业有其自身的利益诉求,往往会选择趋利避害。

二、加拿大社区学院的经验:着力提升校企合作的参与力

要化解校企合作的主要矛盾,着力提升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参与力,使学校成为企业离不开的好伙伴是关键。如何提升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参与力,加拿大社区学院的做法值得借鉴。

(一)人才培养模式立足企业的培养方式

为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加拿大社区学院在专业开发和课程设置上形成了一套能力本位的CBECompetency-Based Education)模式。以能力为本位,就是要使受教育者在学习期间就具备某种职业所必需的实际工作能力,而且把是否具备这种能力作为评价学生和教师乃至学校办质量的标准。CBE模式的特点是根据社会需求和学生需要,制定学习模块和信息资料库,社区学院通过安排学生完成职业能力分析表所列课程,实现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目标。例如,加拿大社区学院采用CO-OP(Co-operative Education)的实践教育模式,它是一种学生在校完成一定的专业知识与校外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可以使学生掌握更多的实用技能,缩短学用落差。

(二)专任教师具有企业经历

加拿大职业教育的成功经验之一就是非常注重教师的生产经验和企业经历。成为加拿大社区学院专任教师必须具备5年以上企业生产经验且是专业技术骨干。他们普遍认为,脱离企业的教师,不能成为职业教育的好教师。例如,南阿尔伯塔理工学院是一所以为石油和天然气工业服务而著称的职业学院,其专任教师都具有10年以上的工作经历。除此之外,加拿大社区学院基本都拥有一套极其成熟的教师培训体系,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职业教师。教师有高的素质,教出来的学生则更容易适应社会和相关企业的需求。

(三)实训条件领先于企业

加拿大社区学院拥有优越的实践教学条件及良好的实训环境,保证了学生的职业技能与社会需求的一致性。如加拿大百年理工学院是加拿大最大的汽车和飞机技术培训点,拥有价值不菲的飞机、车辆及各种设备,合作伙伴包括福特汽车公司、通用汽车公司、本田工业有限公司、加拿大轮胎公司等;不列颠克伦比亚理工学院飞机驾驶与维修专业拥有世界一流的仿真模拟驾驶和故障处理实践教学条件,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学员前来学习培训;卡莫森学院和德锐技术学院的护理专业颇受所在社区的欢迎,毕业生供不应求。究其原因,重要一点就在于他们都拥有世界最先进的护理配套培训设备,其中全功能人体仿真模型每台就价值25万元。

三、加拿大社区学院的经验及其借鉴

         (一)构建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人才培养模式

构建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人才培养模式,就要求高职院校以工作任务或工作过程为中心,来组合和安排教学活动。以课程体系开发为例,虽然大部分高职院校普遍都认识到课程改革的重要性,也在课程开发中进行了基于工作任务分析的改革,但结果所确定的课程体系,与现有课程体系并无多大差别,课程开发多数还不能适应职业岗位需求。因此,要借鉴加拿大课程体系开发的先进经验,在专业开发和课程设置上要满足市场需求,并根据社会需要不断调整学习内容,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突出应用性和实践性,使学生掌握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

(二)内培外引,强化“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高职院校要培养出高技能应用性人才,就要注重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目前,虽然我国高职教师都具有较高的文化和专业理论知识,但大多缺乏企业工作经验,实践能力弱,不具备熟练的专业技能,导致培养出的许多学生动手实践操作技能也相对较差。因此,髙职院校当务之急是要加强“双师型”师资力量建设。通过内培外引的策略来解决“双师型”师资的问题。一是构建教师职业能力培训体系,对现有师资提供技能培训,通过考核获取技能证书;二是聘请校外有专业技能或丰富实战经验的人才,专门从事实践教学;三是学校和企业联合培养教师。学校教师定期到企业生产一线学习,增强教师的实践能力。

(三)寻找校企利益平衡点,吸引企业共建校内实践场所

找到学校和企业利益的平衡点,使企业捐赠实习设备或把企业某些生产基地建在学校,是优化实践教学环境的重要途径。加拿大社区学院把大部分专业课直接放到模拟企业一线的生产环境中进行教学,而模拟的生产环境所用的设备大部分都是企业捐助的一线生产设备。但是,我国大部分的高职院校实践教学基地建设资金以学校自筹为主,企业捐赠为辅,校内实训条件相对比较薄弱。如果能使企业投资为主或工厂的实践基地建在学校,实现资源共享,就可以大力改善学生的实践环境和实训条件,为学生提供一个接近真实的企业一线生产工作环境。